【文旅】2020年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
来源:城市文旅    发布时间:2023-10-26 01:31:42

  围绕建设“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围绕“全域、全产业链、全要素”,以“旅游+”“+旅游”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西南一线,打造东北一片,加快构建“空间全景化、景域一体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以要素产品化、产品品牌化、品牌标准化、标准文化化为取向,以全区重点项目攻坚年、文旅行业内容建设年为抓手,着力企业自救、市场互救、政府施救,着力培育文化和旅游业新动能、新增长点,着力感恩回馈促营销、苦练内功抓创新、突出重点攻项目,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开发新型消费,提档升级消费,推进大旅游、大农林、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生态红利共享。

  2020年,转危为机,苦练内功,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确保全区接待游客和旅游经济总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无较大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目标。

  1.建设全域旅游格局。应对“两高时代”来临,提升西南一线,打造东北一片,加快构建“空间全景化、景域一体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持续实施旅游服务业提速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围绕“一镇一特色、阶段有重点”的工作路径,打造“景域融合、八面玲珑、宜居宜旅、多极带动”的支撑体系。深入推动木鱼红花特色小镇、大九湖文旅小镇、宋洛康养小镇、红坪柏杉园四季小镇、下谷少数民族特色小镇提档升级。推动旅游发展空间“点、线、面”多层次拓展和系统化提升。

  2.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太阳山景区、神秘踪峡探险世界、南河流域生态示范工程、盘水工匠小镇、生态酒业慢城酒村、远山儿童村、古水至麻湾野趣体验等项目建设。

  3.推进旅游产业保增稳增。着力实施旅游业保增稳增支持计划,有序把握市场节奏,落实强刺激措施,重点深化“门票、换乘、酒店、消费和年卡”政策,切实提升全产业链的配套水平,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推进旅游业有序复工复产、疫后恢复重振,加大本土旅行社扶持,做好文旅行业复工防控指导及文旅市场营业方案审核,争取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恢复旅游业发展。鼓励旅游企业产品提质升级,迎接新的旅游市场。分步推进景区开放,切实落实疫后旅游优惠政策,提振旅业信心,促进旅游市场全面复苏。

  4.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格局。提升“两核”。满足复合型旅游服务产品需要,做好以木鱼为核心的观光旅游集散中心,以松柏为核心的休闲度假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丰富松柏镇“国际慢城”产业,改善服务配套体验功能。打造“两翼”。

  完善配套“快旅慢游”,做实东线新华镇、阳日镇,西线下谷乡、大九湖镇旅游服务业。优化“一轴”。以山水风光和长寿文化为本底,打造红坪乡村慢游、户外越野、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主的休闲养生旅游地。全域发展。加强点面结合,联动“村镇”发展,拓展旅游空间。

  5.创新文化和旅游业产品体系。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旅游产业“三特”培育,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发展旅游“+工业”“+农林业”“+互联网”等产品,为相关产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文化内涵和旅游动力。开拓旅游演艺、竞赛表演,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节庆赛事、绘画摄影、科普研学等系列特色旅游服务产品,以文化创特色,以文化显魅力。

  推进园区企业和“酒水蜜菜药茶”等深度融入旅游市场,做好旅游“+美食”“+品茶”“+康养保健”“+运动”等休闲产品,丰富旅游服务产品元素,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加快研学游、亲子游、滑雪赏雪游等产品培育,开发“滑雪+赏雪+民俗+温泉”组合产品,提升旅游服务产品品质和吸引力。

  6.拓展文化旅游业融合深度。推动“六种四养”(“道地中药材、高山云雾茶、特色小杂粮、珍稀山野菜、生态干鲜果、有机小土豆”和“百花蜜、 跑跑猪、森林鸡、冷水鱼”)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文化+体育+旅游”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

  挖掘整理生态文化、神农文化、民俗文化、野人文化,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创作生产神农架主题文艺作品,发展旅游演艺。推进非遗产品进景区、上舞台,打造受市场和游客认可的地方文化精品。支持龙降坪运动休闲小镇、大九湖自行车运动小镇、红坪越野小镇、巴桃园三车及户外拓展营地、天燕户外营地、国际滑雪场三车营地建设。

  7.培育旅游两新组织。以1+6+N的模式发展旅业社会组织。在全区旅业层面上由林区旅游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注册成立神农架林区旅游总会,由旅游6个要素行业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起注册成立神农架林区旅游饭店协会、旅行社协会、导游协会、景区协会、旅游交通协会、旅游商贸协会、旅游餐饮协会等,由各乡镇村经济组织成立名宿、农家乐协会、合作社等各旅业合作组织(N个)。

  8.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强化旅游服务的品质标准化建设与规范管理,实现旅游服务的品质全方面提升;开展旅行社振兴计划,确保旅游市场旺季有序、淡季不淡。力争1家4A级旅行社创建成功;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工作,完成2020年度旅游厕所建设任务。对新建旅游厕所进行等级评定检查工作,加强旅游厕所服务监管工作,提升游客满意度。

  9.提高从业人才素质。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强导游、讲解员和“旅游工匠”“民宿阿嫂”、旅游网红等旅游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和旅游从业人员能力素质提升。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人才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10.加快智慧旅游建设。快速推进神农架旅游信息中心建设,对重要时段、重点地段的客流和车流信息特别是限流信息,及时发布、远端控制,着力解决“票务痛点”“通关堵点”“机制难点”问题,切实提高渠道信息化、内容数字化、游览智能化水平,快速推进智慧旅游由内部管理向服务游客转变。推动旅游景区和企业实行网上实名预约购票、移动支付与闪付服务。推进重要旅游景区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

  11.规范监管与执法。理顺文旅综合执法职能,强化旅游综合执法,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行动,依法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打造游客至上的服务体系,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不让一个游客在神农架受委屈。

  12.强化品牌营销。科学定位目标市场,坚持形象宣传与营销宣传两手抓、线上线下两头硬、目的地与客源地两并重、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政府+企业+媒体”综合发力,加强主题策划和形象设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科技,开展更精准、有效的落地营销;加强与品橙、携程、同城、去哪儿网、途牛等OTA平台的联系对接,充分的利用新媒体拓展旅游宣传推广新空间。

  加快国内外市场营销步伐,启动韩国市场,力争举办境外市场神农架专场推介会,推进交流合作深度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整体联动,推进双边合作、周边联盟,与周边著名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加快泛神农架地区旅游一体化,共同做大市场“蛋糕”。高质量举办春季杜鹃花节(野人五项)、夏季避暑节、秋季赏秋节(越野跑)、冬季冰雪节等系列品牌活动,提升优势竞争力。

  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等全要素、全过程、全时空旅游体验产品,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需求,打造要素旅游创新体系。

  13.餐饮体系。挖掘神农架本地特色食材、饮食文化和烹调方法,发展药膳产品,推广神农架特色菜肴,推动饮食行业组织化发展。支持旅游商户开设特色酒吧、餐厅、咖啡吧及养生品牌店、街,抱团取暖、扎堆发展,营造饮食文化场景。

  14.住宿体系。推进松柏国际慢城会议度假酒店建设,加快惠林酒店、温泉酒店、洲际皇冠假日酒店、四季山酒店、龙源假日酒店、大九湖宾馆等精品酒店建设,加快开发健康养生旅游服务产品,完善龙降坪、柏杉园康养度假区功能。出台民宿发展支持措施。

  15.交通体系。以大交通为纽带(神农架周围5机场5高速口5高铁站),借船出海,为我所用,推进双边合作周边联盟,建设泛神农架国际旅游区。丰富完善旅游公共交通及换乘体系建设,深化客旅转换与景区交通无缝对接。完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加快阳日高速、新华高铁公共交通接驳与集散中心、木鱼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区汽车租赁服务网络。

  16.游览体系。提升游客便捷度,整合景区门票与换乘票,减少票种,推行两票合一。增设取票网点,除现有的红花和天燕,在松柏、木鱼等增设取票点。更新门禁系统,实现刷脸、门票、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等方式快速入园。优化景区游览线路,适应不一样游客需求,精准引导、温馨游览。

  17.购物体系。优化布局购物网络。丰富旅游商品、纪念品,培育旅游商品优势企业。利用旅游咨询服务点等场所设立购物场所,加强旅游购物点建设,支持园区企业在木鱼、大九湖等旅游集散地建立购物及展示区,推动神农天堂、神农四宝、神农架购等平台线上线下、云支付+快递良性互动,引导“酒、水、蜜、果、药、茶”等特色产品深度融入旅游市场。

  18.娱乐体系。鼓励各景区景点举办主题活动。引进文化、体育、娱乐新业态。培育丰富松柏、木鱼、大九湖“夜经济”。推进大九湖“野人坊”演艺中心建设。开发娱雪赏雪滑雪等冰雪产品,支持神农架国家滑雪场适度扩容,推动区内五个滑雪场提档升级,力争接待滑雪赏雪游客增长20%以上。

  19.商务旅游体系。开发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旅游新需求、新供给。

  20.养生旅游体系。开展感恩回馈疫后清肺游、抒情游、撒野游。开发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和运动康养等系列新产品,挖掘大健康产业活力和潜力,形成标准,塑造品牌。推进黑龙洞酒文化村、长青药王谷、新华森林康养小镇一期开发等项目尽快落地。

  21.研学旅游体系。完成神农架学院研学楼建设,推进国际慢城生态研学基地、大九湖自然文化营地建设,创建1个省级研学营地。按照“1+4”的研学旅行模式,制定完善神农架研学旅行流程和指南,明确一条线路、锻造一批队伍、打造1至2个品牌。

  22.休闲度假体系。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培育乡村旅游中介服务组织等新型主体。推进“十百千”乡村旅游工程年度计划落地见效。组建精品民宿领头企业,打造精品民宿,创建精品民宿村。出台民宿标准体系,打造神农架民宿品牌。完成古水白莲、大岩屋、八角庙等试点村旅游策划工作并启动项目建设。推进青天袍神农奇峰茶旅产业园,石屋头江南小镇,南溪、木瓜园、板桥民宿部落,杜鸡沟、潮水河田园旅游综合体建设。全力发展智慧乡村游,联合旅游推介网络和自媒体平台,实现农商旅融合。

  23.情感旅游体系。开发婚庆、孕育、亲子、旅拍、纪念日旅游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消费、新产品。适应消费新时尚,培育发展“她经济”。

  24.探奇旅游体系。加快古水河野趣体验区建设。开辟科研探奇、户外拓展精品线条,促进自行车赛、野人五项、越野跑、飞拉达、攀岩等赛事活动转化为常态化旅游线路产品。



上一篇:市文明和旅游局2022年作业总结和2023年作业计划(全文5000字) 下一篇:深刻认识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推荐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