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经济发展对“博物馆夜游”的趋势导向作用分析
来源:资质    发布时间:2023-11-15 08:51:29

  当前,年轻人中“博物馆夜游热”持续升温。社会化媒体上,慢慢的变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某短视频平台《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中显示,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据有关平台统计,关注博物馆信息人群中,18~30岁的总占比近50%。

  所谓博物馆夜游,一是延长开放时间,从现在的下午五六点延长到晚上十点;二是博物馆组织并且开展一系列夜间主题活动,吸引大众参观。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夜间经济的持续增温,夜间消费场景不断具体和细化,博物馆夜游慢慢的变成为城市文化消费的新地标。

  博物馆夜间开放最早出现在欧洲。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1997年柏林举办了第一个“博物馆长夜”,紧随其后,法国在1999年举办了这一活动。似乎这个并不复杂的主意使全世界的文化机构激活了夜间活力,自此“博物馆长夜”风靡欧洲,游客络绎不绝。在发达城市不少博物馆、美术馆会选择在周五、周六延长开放至晚上。大英博物馆每逢周五部分展厅延长开放至20时30分;卢浮宫每周三和周五晚开放至21时45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每周五延长开放至20时;大都会博物馆每周五和周六开放到21时。不少博物馆选择在周五晚上增开夜场,和这一时间段的人流量大有关,也还是为了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

  在国内,一些位于城市夜间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游客流量较大的博物馆,在近几年也开始尝试夜间游览。如2016年,西安钟楼博物馆将旺季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点。但是在2018年以前,博物馆夜游只是个别现象。最近一两年之所以上升为热门话题,是因为参与的博物馆数量慢慢的变多,并且得到了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推动。随着2019故宫博物院元宵灯会非常关注,取得成功,人们开始认识到博物馆夜游对博物馆自身品牌形象塑造以及所在目的地城市的价值,一些城市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开始推动一些范围的博物馆夜游试点工作。2019年夏天,上海的试点包括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14家;广州也试点广州博物馆(镇海楼)、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11家博物馆开展夜游活动。

  当前,不论国内国外,博物馆夜游之所以能成为夜间经济的“宠儿”,首先在于它对于城市夜间经济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博物馆开放夜场,为大众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和方式,丰富了城市的夜生活,也提升了夜经济的多样性。游客夜游博物馆主要是想获得与白天截然不同的体验,因而设计区别于白天的博物馆夜游体验产品显得很重要。

  党和政府格外的重视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动休闲生活与民间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博物馆夜间开放契合了当代人的生活节奏,有利于推动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公众生活。2018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合理规划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博物馆夜间开放是“大文创”,有利于发挥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让文物在夜间“活起来”。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如2020年4月吉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建议》强调,“鼓励博物馆文创产品参与城市‘夜经济’流通”,推动搭建文博产品与夜间经济的沟通桥梁。

  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对夜间经济的扶持力度,为博物馆夜间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生态。在中央层面,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2019〕41号)强调:“发展假日和夜间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同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2020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0〕71号)要求:“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鼓励博物馆、美术馆延时开放或优化开放时间。”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逐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一系列顶层设计出于对我国夜间经济历史与现实的考量,激发出博物馆夜间开放的有利要素和潜力。

  2019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率先出台专项政策《关于倡导博物馆夜间开放、助力繁荣夜间经济的通知》,鼓励“全市博物馆选择适当时间延时开放或开设博物馆夜场”。上海、江苏、广东等15个省(直辖市)以及广州、哈尔滨、成都、南京等十余座城市均出台了夜间经济政策,明确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延时开放,涌现出诸多亮点,如北京将夜场开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山西探索开通文化艺术场馆的夜间旅游巴士,甘肃对延时博物馆执行分段电价,哈尔滨打造100处夜间文鉴艺廊,成都打造10处夜间文鉴艺廊和亲子乐园,南京实施“夜之金陵”品牌等,均为博物馆夜间开放进一步创新开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了文旅融合和夜间经济的发展。

  那么,怎么样打造合适的夜游产品、如何增加博物馆互动型体验成了每个博物馆需要思考的问题。博物馆夜游产品设计要依托深厚的文化渊源,围绕博物馆夜游展开符合休闲、体验、教育需求的多业态产品,本文总结了四种创新模式。

  博物馆夜游产品要区别于白天的体验,如果夜间与白天的体验基本上没有差别,那么久而久之,夜间游客也会减少。为吸引住游客,打造不一样的体验感,博物馆需要通过创意化展现模式增加切合夜间的创新。通过有温度的故事和场景打造一系列与夜游相关的创新活动、创新展览等。

  例如,在打造沂蒙小调诞生地博物馆时,设计施工“听墙根”,实际是利用了游客“窥私”的心理。一对夫妻私房夜话的剪影,声音隐约传来,游客走近了,趴紧了墙根才可听见。

  Z世代的年轻人在充斥着科技、享乐和的世界里长大。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传统的展览可能没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想象力。通过情景演艺模式将闲置空间活态化,将多种文化艺术表演形式以及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相融合,与文化展示、空间艺术结合,打造情景化、科技含量高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成为吸引年轻人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湖南新华联铜官窑古镇项目中的铜官戏楼景点,就是采用歌舞伴餐的文化演艺模式,打造出铜官窑古镇最火爆的特色餐厅。铜官戏楼为木质明式建筑,原为旧时民居功能,通过文化包装,将湖南特色黄梅戏作为文化元素进行展示,同时引入歌舞伴餐,激活百年老屋。

  近两年,慢慢的变多的博物馆场馆开始基于自身特有的文化IP来打造有互动体验性强的沉浸式夜游产品。

  2021年,三星堆博物馆举办了“三星堆奇妙夜”活动,活动以沉浸式游览为主,分为“幻境三星堆”、“聆听三星堆”、“诗意三星堆”、“霓裳三星堆”、“奇遇三星堆”五个部分。“幻境三星堆”部分,以三星堆为灵感,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灯彩为载体,由黄金面具和太阳玄鸟铸成梦幻的青铜神树,宾客在流光溢彩中穿越3000多年的古蜀之梦。“聆听三星堆”则由四川交响乐团联袂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带来大型交响诗篇《太阳·玄鸟》。“诗意三星堆”的环节,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以中国作家视角向世界解读三星堆魅力;之后的“霓裳三星堆”则以国潮大秀的形式,以丝绸为介质,传递东方美学和现代艺术的创新融合,向世界展现中华服饰之美。在最后,“奇遇三星堆”将三星堆博物馆变幻成为一个奇妙剧场,结合文物特征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

  博物馆不仅承担着公共教育的功能,也是城市的社会化媒体,为城市居民创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社交场所。夜晚,观众们在博物馆除了观展游览,还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聚餐交流,也有机会认识新朋友。博物馆的文创商品店、餐饮店等,也要根据夜间开放适当进行有关的优化升级,满足夜间消费的特征和需求。

  工作坊体验模式,即在博物馆建设中,工坊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更多强调游客的体验,在没有游客及销售的时候,会通过自身的生产能力稳固其主营业务。常用的两种组合手法是“老外表+老场景+体验”和“新外表+新场景+体验”。在主营业态的基础上,还能够给大家提供咖啡、餐饮、书店等复合业态产品。此种模式既可当作博物馆夜间研学场所,使游客获得深度的文化体验,也可当作社交休闲场所,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湖南新华联铜官窑古镇项目中的醉风酒坊景点,在有200年历史的明式木建筑里,不仅要还原古风古韵,还要实际做到前店后坊的经营状态。比如,门厅以古建风格为主体,门厅两侧放置酒坛装饰,以及量酒器等器物,墙面装饰张仲景借酒为民除疾病、李芾以酒送忠魂;正堂放置酿酒鼻祖杜康形象屏风,屏风后设置酒铺场景注入湖南行酒令特色文化等。

  大多博物馆都存在玩法单一、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节点式设计犹如“投进平静水面的那颗石头”,是制造波澜的幕后推手。通过节点式设计可以让游客产生恐惧与愉悦并存的体验感,营造剧情上的起伏。在节点设计时,需要注重情节点的位置、数量和表现手段,通过展示流线的穿插、场景空间的营造、展示主体场景化渲染、互动式的体验等来实现博物馆展示空间的生动性,从而吸引观众,引导观众朝着预设好的情节方向去体验展示内容。

  比如“营造恐惧体验”。在文明社会,游客极少遇到恐惧的情况,所以制造“恐惧体验”显得很珍贵。例如,在展馆里模拟坐火车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模拟火车撞火车才是。如果预算足够,可以模拟火车撞飞机同时有龙卷风,这就是百年不遇的恐惧。恐惧让游客印象深刻。

  秦皇岛海洋文化主题景区科普馆的镜子迷宫,营造了“迷途恐惧”。镜子迷宫以三角形为一个单位,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形成数不清的光反射,导致大脑判断失误,形成了迷宫。

  如何营造愉悦?游客通过博物馆解除了自己的知识盲点,茅塞顿开,形成愉悦之感。博物馆内休憩节点设计合理,使游客缓解疲劳,就能产生愉悦。

  博物馆并非被历史尘封的遗迹,而是在创作和再创作中不断进化的文化实体,理应焕发出勃勃生机。只有充分拥抱文化消费新需求、新趋势,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文化新业态不断谋求新的发展趋势才是推动文博事业前进发展的源源动力,实践证明夜游博物馆拥有非常良好的受众基础与发展的潜在能力,可以与城市夜经济之间相互赋能,共同培育城市文化消费新场景。

  博物馆夜游活动的开发与丰富对于博物馆空间转型升级具备极其重大意义,未来城市的夜间生活将越来越丰富,夜间文化消费场景也会慢慢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博物馆奇妙夜”是博物馆夜游打造的开始,也是博物馆场景升级的开始,期待有更多的博物馆能够乘着夜间经济蒸蒸日上的东风探索更多具有沉浸感、体验度、融合性的博物馆创意发展模式,用博物馆空间容纳更多有价值的新业态,提高文化吸引力,真正成为城市的中心文化机构,促进城市文旅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



上一篇:端午夜游预订量同比劲增超600%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下一篇:携程发布2021上半年夜游大数据 三亚位居夜游目的地前十
推荐查看